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3.dxiong.com)(www.xysforum.org)(xys2.dropin.org)◇◇

  幸好我们还有方舟子

  作者:xudeng

  在网上行走,常看到一句自白:"方舟子不接受任何关于处世为人的忠告"。

  这似乎印证了我的第一感觉 --- 方舟子是对的,但他太骄傲。

  初看新语丝,不免疑惑: "方舟子怎么知道这么多的?"此后在新语丝上留
心学问,果然得到了许多小知识。这里至少是可以编个《一百个为什么》的。从
金字塔到费城实验,从转基因到克隆,从妈妈的奶水到赤眼蜂的择卵,从甘草的
毒害到FDA如何验证新药,这些实实在在的知识普及,最适合像我这样有一定知
识面却存在不少误解无知的成年人,其题材很多正是日常生活有关的,我们道听
途说而不甚其详的东西。

  于是渐渐觉得方舟子其实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自负,却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。
他比如我一般的普通人多了一股"追根究底"的精神,而他乐于将求索所得与众人
分享,却只是平实流畅的介绍而无沾沾自喜的得意。我开始明白他为什么将钱钟
书与鲁迅作比时说前者常带"卖弄"。钱钟书嘲讽确是入木三分的,但我想,中肯
的批评和诚意的帮助会是更好的形式,不是么?

  方舟子自己归纳自己,有三个截面:生化学者,诗人,网人。我想,前两者
已基本固定,而最后者则还是生机勃勃,将来可以继续衍生分支为数项:科普作
家,反学术腐败的舆论监督者,中华文化绍介传播者……

  第一次看到方舟子的照片时,我也小小吃了一惊。这是那个文笔犀利,作风
强硬以至有人贬为"刻薄"的人吗?他读书成癖,却不用带眼镜;他面容清秀,看
不出"霸气",只觉得他神态朴实以至给人稍稍"腼腆"的感觉。有时也瞥见他激动
的一瞬,他自信的闪烁,但大多数照片里我看到的方舟子,是一个平和的人,内
敛却不让人觉得心机深沉,温文但又自有坚强和信念。也许我不自觉的"人如其
文"的加工了。是的,一个人的形像是复杂的混合物,你知道得越多,观感就越
摆脱五官轮廓的羁缚而达其本心。如果给我在大街上碰上袁崇焕,断想不到这个
瘦小朴素的广东老乡外表之下包含着一颗多么火热的心------"中国人是有脊梁
的"……

  我在方舟子作品集里周游穿梭时,看到了十年前的网上掐架,稍稍领略到当
年群雄混战的光景。我开始明白方舟子的文风为什么有时偏于尖锐而不留情面。
网人素质不同,背景各异。极端者里,粗鲁无聊有之,口蜜腹剑有之。这里是社
会的以一个特别的角度照出的缩影。也许方舟子正是在ACT的混战中形成了辩论
的风格,获取了辩论的经验。这样的刀光剑影,方舟子所崇敬的鲁迅当然也经历
过。他们都被一些人认为是"刻薄"的。由于对鲁迅的这种看法,加上对于刻意造
神的怀疑,我一直很少看鲁迅的文章,虽然也很喜欢他的《三味书屋》《藤野先
生》。

  我读着鲁迅与别人打笔仗的来往,和回来读方舟子ACT的掐架,新语丝分裂
前的争辩,以及最近与所谓读者网,实则叛徒窝的论争,明白了一个也许很多人
早已知晓的对待争论的方法,就是鲁迅所讲的:多读。读不同的"版本",读对立
的观点,读旁观者的补充指正。只要保持自己的理性和独立,是非自然分明。

  用放大镜只看到鲁迅文中的"他妈的","畜生",会觉得他粗鲁;只看到他尖
刻的嘲讽而不见对手的攻击,会觉得他刻薄。而只看到他"横眉冷对千夫指",不
见他苦心用功的翻译绍介外国名著,诚恳热心的帮助青年,花功夫解释无常容貌
并附图等等,则是只见他刚冷的一面,不及其火热的赤肠。而如果只看见方舟子
动则"文傻","弱智","伪自由主义者","教我逻辑的人还没有生出来"的斥骂,
会觉得他孤高自傲;也同样的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。

  我想,生活中的鲁迅其实会是一个可信任也不会摆架子的好朋友,只要你能
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自信。我相信生活中的方舟子也和鲁迅先生一样一定是一位
平等的值得信任的好朋友。

  现实世界是丑恶的,幸好,我们还有幸好。新语丝是幸运的,五湖四海的中
华人正和它一起默默的传播希望的种子;方舟子是幸运的,他能做自己力所能及
的事情,他的科普创作正趋于成熟的黄金时期。我愿看到新语丝常新的兴旺,愿
看到方舟子用他的流畅的文笔向国人绍介更多更好更新的科学知识。

(XYS20081225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3.dxiong.com)(www.xysforum.org)(xys2.dropin.org)◇◇